close

大陸中心/實習編輯葉定豊報導

古代凡是想當官人,都要先經過科舉考試的洗禮,這樣選出來的進士會被冠上「天子門生」的稱號,這個稱號對當時的讀書人來說有特別的意涵,甚至當上七品官後,都能以此為藉口,毆打手中握有大權的太監,因此許多讀書人會以不擇手段的方式通過殿試,甚至在皇帝面前作弊,不過宋太祖趙匡胤發現科舉的弊端後,勃然大怒,做出一項決定,直接影響往後中國長達952年的歷史。

營銷軟件

▲過去殿試都是由皇帝主持,但不用命題。(圖/翻攝網路)

其實武則天首創殿試規矩後,皇帝只需主持科舉,不用親自出題,而殿試並非年年都有,全看皇上心情而定,宋朝開寶6年(973年)宋太祖趙匡胤一如往常的舉辦科舉,命令時任翰林學士的李昉主持科舉,總共錄取11人,當時趙匡胤為了表達重視,特別接見11人並親自面試並出題,沒想到其中的武濟川、劉睿材2人卻被武將出生的趙匡胤考倒,氣得趙匡胤將2人黜落。營銷軟件

營銷軟件這時落選的士子覺得有機可趁,群起控告李昉幫武濟川等人作弊,士子們指出,武濟川和李昉是同鄉,所以幫忙作弊可能性極大,且開寶5年錄取了28人,但開寶6年卻只錄取11人,2年錄取人數相差一倍,士子們感到非常不滿,才會一狀告到趙匡胤面前。

▲趙匡胤發現科舉弊端後,立即改制。(圖/翻攝網路)

為此趙匡胤下令,曾在尚書省應考的360名考生全數重考,不過在考試之前,必須先經過趙匡胤統一策問,才可以獲得資格,通過策問的人再加上之前通過殿試9人,只剩下204人,重考後人數只剩下127人,最後有26人成為進士。

這給趙匡胤很大的感悟,認為負責科舉的官員權力太大,可以藉由考試控制官員的選拔,因此訂下往後的殿試,都需由皇帝親自出題、主持才算數,至於幫忙作弊的李昉,不但丟了翰林學士的頭銜,還要面臨降職處分。營銷軟件



引用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924570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發信軟體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